“
本周我们组织了本学期第三次观展研学之行和中秋国庆双节活动(文末),此次观展我们前往浙江美术馆和浙江博物馆(之江馆区),任课老师全程陪同,进行讲解与指导。
看展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可以给我们带来自信的底气,在艺术展中获取能量,给自己持续释放信号,并暗示自己有信心写出更有创造力的作品。
当天早晨8点30分集合,由老师点名之后,乘坐大巴前往。
浙江美术馆是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美术馆之一,位于杭州南山路,毗邻西湖,座落在玉皇山脚下。
最近浙美承办的书法真迹大赏——“意造大观--宋代书法及影响特展”恰逢亚运召开,汇集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天津博物馆等中国多家文博机构所藏的两宋金石碑拓、宋元明清历代书法名家作品近百件,其中有宋代蔡襄《持书帖》、清拓苏轼《表忠观碑》、陆游《自书诗卷》、赵孟頫《洛神赋》文徵明、祝允明、徐渭、董其昌等名家作品都在展出之列。各种传世真迹,让人大饱眼福!
部分展品
看展就像看书一样,是个有机的过程,当下说不出有什么用,但这种沉淀一定是有收获的。
同学们三五成群对作品充满好奇,时不时的探讨其中细节,拿出手机记录。
“书,心之画也’,书法是身体、技术与审美智性的高度糅合。“意〞是情感与书写互为表里的体悟过程,人精神所感影响着作品气韵。这种思想在宋代显现并蔚然成风,如今成为探索中国文化的视角之一,并且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审美表达。
书法之美在于有形又有神
充斥着静谧古朴的张力
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它独特的风格魅力,让同学们驻足观赏。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老师们为学员讲解作品,同学们也是格外认真。解惑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并使他们自己掌握一定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帮助的时候要留有空隙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
大家纷纷被作品所吸引,聚集在一起默默的研究着作品细节,老师们结合现阶段的教学方向,为同学们灌输更多干货知识。
浙美研学我们通过书法了解了宋代文化,这次浙美展出两宋书法真迹接近100件,在这里看到了赵孟頫《洛神赋》和陆游自书,宋四大家“苏黄米蔡”的书法真迹!还有几百年前宋代书法碑拓带来的震撼。
饭后稍作休整,在指定地点集合前往浙江博物馆。
浙江省博物馆之江新馆是之江文化中心的四馆之一,它是四馆中体量最大的一个,今年8月底才正式开放。5个浙江文化专题陈列,从青瓷文化、海洋文化、宋韵文化、书画文脉和名人文化等具体视角讲述历史,从时代的切面和缩影昭示文明的旅痕,彰显浙江的辉煌历史与精神文脉。
部分展品
浙博的十大镇馆之宝让人震撼,叹服古人的智慧和审美古物好似带着独特的魅力。穿越千年万年出现在世人眼前瓷的器、雕塑造像、领略富春山居图传世经典真迹,观赏良渚玉琮王、者旨於睗剑、万工轿等让人惊叹的作品!
参观浙江省博物馆新馆(之江馆)是一次非常有意义和有益的文化之旅。博物馆展示了浙江省历史和文化以及现代艺术的发展成果,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变迁和演化。
每一件文物都见证着一个时代的波澜壮阔,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经历者,是他们看着历史中人来人往,兴衰成败,看着人类一步步走到今天。
对博物馆的需求是一种高层次的东西,是知识的积累,是审美愉悦。
参观博物馆是一种文化体验,可以让同学们了解艺术的魅力和内涵,同时加深对杭州这座城市历史的了解。
“
看展是一种养精蓄锐
把艺术展当作一面审视自己的镜子,看展可自我沉静和安静独处,更可以重新认识自己。艺术展的形式多式多样,比如书法、绘画、声音、雕刻、影像等,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去感受,去获得灵感,这样看东西的视角也会变得有趣。
现在同学们已经进入集训的后半程,本次研学之旅不仅是让同学们拓展知识视野,也是希望同学们能够劳逸结合,继续冲刺!
本周研学之旅结束后,我们迎来了中秋和国庆。
部分同学因为集训节奏紧凑很久没有回家,双节假期选择回家过节,老师们为没有请假回家的同学们准备了节日活动。
晚上,特意为同学们安排了电影,所谓劳逸结合,放松过后,相信同学们在之后的学习中能够更上一层楼。
石雨斋祝大家,中秋快乐!国庆快乐!